言:這僅是筆者所理解以及記得的內容,如跟分享者的原意有所出入,還請大家給予指正,感謝。

1.今天討論的主題,志豪個人非常的喜歡。是關於保守我們的心。
而我們在此之前要能夠先認識煩惱 – 各種讓我們心無法安定的情緒,都可以如此稱呼。

志豪舉了一個最近上映的卡通,腦筋急轉彎,裡面有五個角色,樂樂、怒怒、憂憂、厭厭、驚驚。 
這是一個老少咸宜的電影,甚至我一個朋友的國小兒子看完之後,他就會跟我們說,我看到弟弟的怒怒了,哈哈。

PS: 怒怒到底長的怎麼樣呢? 可以參考他的簡介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-7AEO3kD2M


2.某A提到了自己跟老公之間的關係,有著一些狀況,諸如兩人的互動變的冷淡,雙方是否要擁有孩子的共識,與雙方父母的溝通上遇到了冰點。

A面臨著可能會離婚的狀況,而現在不知道該如何著手。

佩樺提到,先抓住一個主軸問題去處理,哪個問題是最棘手的呢?
A回答,想要一個和諧的溝通關係。兩人現在的關係是幾乎不溝通的狀態,所以希望能夠開啟溝通的橋樑。

B提到自己的經驗,他發現自己有時候在跟別人聊天時,會有出神的狀況。他發覺自己看起來有在跟人溝通,但事實上卻沒有真的跟人有所交流到。

而A繼續說,因為他發現在自己在跟老公溝通時,老公會叫自己去想,自己去找方法,有種不被信任的感受。

志豪補充,愛的業力法則裡有提到一個概念就作第三方回饋。意思是不用直接去跟當事人溝通彼此的問題,找到解決的方式。而是透過,在其他人身上種下諸如和諧、信任的種子。然後,在某個時刻,就可以看到跟當事人之間擁有了和諧與信任。

感謝Jessie分享 藏文版的 星巴克四步驟,搭配著實用好記憶的口訣。於是,我們一起陪伴著A來作計畫,種下信任的種子。

志豪同時給A一個回饋,感受到A的無力與不知所措,似乎面臨了選擇的關口。但哪個選擇是好的,卻無法判定。在愛的業力法則裡,有一個很棒的例子,叫做鑽石交易。意思是在兩個都不好的鑽石選項中,強迫自己一定要作出選擇。格西提醒我們要避免讓自己處在這樣的情境下,最好的方式就是 "停止去作選擇" 。

C補充自己的經驗,曾經先生對她說,看到老婆似乎不快樂,而C卻並沒有這樣的感受。反而更多的是,別人都看到她的先生是不快樂的。C於是讓先生帶著家人們一起固定的出遊,哪怕是去戶外曬曬太陽也好。到現在雙方的關係也就變好了,她發現自己在當時,並沒有作出任何的選擇,只是讓先生用他能夠接受的方式給家人們快樂。


3.D提及自己的工作是需要大量的創意點子,但現在的靈感源泉已不復過往。問大家該如何種下種子?

志豪分享,一個音樂製作人的朋友提過自己的經驗,當他認識格西的種子法則後,他開始將自己的工作室開放給更多的年輕創作人使用。他將自己的資源共享,然後就在某一次遇見了一個金主願意出資替他製作唱片。

志豪也提到威爾老師曾說過,自己在三年的閉關經歷中,時常在冥想的時候會有一些點子湧現,他都會集結成小手冊,老師還笑說裡面有很多商業點子,歡迎大家來討論。

Irene分享,冥想是一個很好的法門,也看過許多創意工作者們透過這樣的習慣得到靈感。


4.E提問,時常看到朋友的餐點裡出現奇怪的東西,諸如頭髮、鐵絲之類的。想問問看大家這可能是怎樣的種子造成的。

Jessie分享,聽過一個說法,如果是環境的髒亂都會跟伴侶議題有關。要尊重別人的伴侶關係。

筠霏提到,或許是他在給予他人時的起心動念是不純淨的,有染污的呢?

志豪提到,或許可以看成是總是得到自己並非想要的東西。或許可以在給予他人時,更多的去替他人著想,了解對方真正想要的事物。

但,由於當事人不在現場,大家大概也無從得知他真正遇到的狀況是什麼,所以也只能停在這樣的推敲討論之上了。


5.F提問,在愛的業力法則裡,是否有關於流產的狀況,該如何種下種子呢?

在愛的業力法則裡,的確有提到這樣的處理方式,可以參考第76個問題。

志豪分享,格西曾在演講中提到,一個懷孕多月的媽媽,因為胎兒不穩定而被醫師要求臥床休息。而這位媽媽就透過了網路,去協助了跟他有同樣狀況的孕婦超過上百位,在網路上陪伴他們,與他們溝通。就這樣,後來這位媽媽帶著她自己的孩子來與格西相見,感謝格西指導的種子法則。

G提到,自己知道在新店,有一個單親媽媽的嬰兒照護中心,或許也可以成為種下好種子的福田。

PS: 請大家可以提供這訊息的資料。 

PS2:又或者可以參考關愛之家。 https://www.hhat.org/


6.H分享自己在做金錢種子的計畫時,自己有幾個不同的撲滿,其中一個是替家人祈福的,有的是要回饋這世界有需要的人,他每天做的就是為每個撲滿投入一枚銅板,並給予祝福。

而很神奇的是,自己老家的對面原本的違章建築,竟然在最近自行拆掉了,有點不敢相信這是否是種子的效應發作。

7.I提到,自己最近去做身體檢查,必須動手術去割除子宮肌瘤。同時I也提到了一位師長自己的生活經驗,新裝潢的家,因為最近的風災而滿目瘡痍。I有感而發的體會到,當遇到了狀況時,才知道原來要保守自己的心,並不是容易的。

J說,剛好可以呼應,本章節Ch10.分享的印度佛經記載:

假若困境可解,何必心煩意亂? 假若困境無解,鬱鬱寡歡又有何用?


8.志豪分享,最近自己有一個想法。想要邀請大家給我一個動力,可以一起整理我的家裡。

我想要將家裡有用的東西做整理,讓他們能夠再被利用,去創造更有用的價值。
我們可以約好一起收集某些東西,寄給有用的單位,又或者是創造一個資訊平台,讓大家知道可以讓家中的東西能夠被更有效的運用。

愛琪說自己也時常做這樣的計畫,她知道很多訊息,或許可以放在群組裡,讓大家知道。目前因為要開學了,或許大家可以把家中的沒有使用的包包提供出來當作孩子們的書包。

cf. 「不要問自己,「如果我把這個送給另一個人,我自己將來擁有什麼?」相反地,你要問自己,「如果我不能將某件事物送給另一個人,那麼擁有它有什麼用處?」-寂天大師,第八世紀。」 
@西藏心瑜伽 P.59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