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師長指導篇 (46)
- Nov 14 Tue 2017 21:13
願行合一 by 嘎瑪仁波切
- Nov 14 Tue 2017 14:44
禪修的精華 by 明就仁波切
- Nov 06 Mon 2017 11:40
愛與慈悲的力量 by 明就仁波切
- Nov 06 Mon 2017 11:35
如何在焦慮的時代過得快樂 by 明就仁波切
- Sep 27 Wed 2017 18:42
談解脫 by 乘宗阿闍黎
- Sep 05 Tue 2017 19:02
<修心八頌> 各家譯本
- Aug 04 Fri 2017 11:06
愛與慈悲 by 大寶法王
- Jul 27 Thu 2017 12:00
消除習慣模式 by 措尼仁波切
- Jul 13 Thu 2017 11:13
輪迴與涅槃 by 宗薩欽哲仁波切
- Jul 01 Sat 2017 15:53
功德暖暖包 by 大寶法王
- Jun 07 Wed 2017 21:18
談評判 by 宗薩欽哲仁波切
- May 09 Tue 2017 18:58
談安忍 by 大寶法王
- May 03 Wed 2017 14:22
談無我 by 大寶法王
- May 03 Wed 2017 14:17
呼吸禪修 by 大寶法王
- Apr 18 Tue 2017 20:40
依靠五力而修持 by 大寶法王

阿底峽尊者曾經說過:「世間的知識是非常的多,但如果都
- Apr 15 Sat 2017 20:11
談覺知 by 措尼仁波切
「我不喜歡我的念頭」的這個想法,是無法停止念頭的,這只會導致更多念頭產生。
- Apr 14 Fri 2017 09:59
四無量心 by 一行禪師《佛之心法》
佛陀在世在時候,那些信仰婆羅門教的人祈願死後能夠上生天堂,永遠地與宇宙梵天呆在一起。一天,一位婆羅門問佛陀:「我怎麼做才能確保死後與梵天在一起呢?」佛陀回答說:「因為梵天是慈悲的源泉,所以要想與他在一起,你必須修習『梵住』或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。」「慈」在梵文裡是「maitri」;在巴利文裡是「metta」。「悲」在兩種語言裡都是「karuna」。「喜」是「mudita」。「捨」在梵文裡是「upeksha」,在巴利文裡是「upekkha」。「vihara」的意思是住所或住地。四梵住是真正的慈悲的住所。這個住所要比四星級賓館棒多了。它是一座千星級賓館。四梵住被稱為「四無量心」,是因為如果你修習它們,它們在你的心中就會日日生長,直到遍及整個世界。你會變得更快樂,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也都會變得更快樂。
- Apr 13 Thu 2017 11:05
談發心 by 大寶法王
「佛教徒的真正障礙,不是違緣,而是失去信念」
- Apr 12 Wed 2017 14:30
遇見本質愛 by 措尼仁波切
- Apr 11 Tue 2017 20:40
談信任 by 大寶法王
大寶法王:在我這邊,我付出了信任。我的信任是毫無條件的,而不是取決於其他人的行為,這是一個沒有設限的禮物,我並不想將信任交易化,成為:「若你為我做這件事,你就可兌換到我的信任。」我的信任是免費的,全然發自於我內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