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這僅是筆者所理解以及記得的內容,如跟分享者的原意有所出入,還請大家給予指正,感謝。
1.一開始我們聊到筆,談到了空性。
某A問到,明明這隻鉛筆,就是有木頭的材質,中間包著碳墨,怎麼說是"空"的呢?
這個筆的概念,想要表達的是什麼?
感謝筠霏與Yenlin的示範,讓我們再聽了一次筆的故事。
同時,更激發出許多不同觀點。
筠霏提到,可以把這物質再看到更細,就變成是一種能量波動。
阿德德則提到,假設將時間拉長到地球年齡來看,以數十億年為量度。我們當下看這些物體的認知,數十年,數百年後還會是同樣的東西嗎?
Yenlin則補充,因此,這隻筆之所以是筆,是來自於筆本身,還是來自於我?
志豪則提到,"空性"並不代表空空的,什麼都沒有。反而可以用書中提到的"潛能"來認識。這隻鉛筆的空性,就是它所擁有的一種潛能,讓我們不同的人去看待它時,能夠擁有各種可能性。
倩宇再提到,我們不只可以認為它可以什麼都是,同時也可以知道它也可以什麼都不是。
空性意指,只要你的銘印(種子)使你認為那是一個問題,那麼它就是一個問題。
當你瞭解了空性的意義,你就能夠化任何危機為轉機。 < @當和尚遇到鑽石 P.280 >
2.點心時刻,愛琪興高采烈地將一塊布丁分送給大家吃。
因為她知道,每當把食物送到另一個人的嘴巴時,自己的嘴巴將會得到更多回饋。
果不其然,愛琪的舉動引發了Fionn提供了八仙果,大軍的日式小點。
就像格西在愛的業力法則裡,有分享一句:你的嘴巴就是我的嘴巴。
感謝愛琪的親身示範。
3.某B提到自己的一個困惑,倘若我們都如此瞭解業力法則,並且也付諸行動。
這樣我們每次種種子,看似幫助他人,內心裡卻是為了自己的種子,這樣不是很自私嗎?
某C提到,這樣是個win-win game,不是也很好嗎?
志豪說,如果自私能夠讓世界更好。這樣的自私,有什麼問題嗎?
某D分享,格西曾在音檔中舉例,如果大家都知道要種下伴侶的種子,需要去陪伴孤單老人。那麼,或許有一天,孤單老人會變成一種稀有生物,大家都會排隊去陪伴他們。
Yenlin補充,如果還是會覺得有自私的動機,或許可以在種種子之後,也帶有一份祝福。祝福對方,祝福自己,祝福每個人都可以享有自己渴望的成果。
4.某E詢問,自己正在執行一個星巴客四步驟。
自己與對方都希望在事業上,客戶源源不絕。
而,同時,對方的事業規模體又比自己龐大,在該領域的經驗又比自己多。
總覺得自己在種種子時,實際上沒幫到對方,反而是得到對方許多幫忙。
志豪分享,在四步驟裡,第一步的重點在於,必須是明確而簡要的一句話。
因為這樣,才能讓我們更確定自己要種的種子是哪種類型,同時,更重要的是,種子開花時,我們才可以清楚的確認出它的樣貌。
同時,我們在計劃與執行時,很多時候也不知道自己透過星巴客計劃究竟是該如何幫助對方?
格西說,因此,比起如何幫,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起心動念,我們確實想要幫助對方,並且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就行了。
最後,記得咖啡冥想,為自己種下的種子澆水灌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