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,是在威爾老師首次來台的時候...

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噶瑪karma,是梵文的音,意思是“業”,從造業方面來說有分身、口、意三個部分,從果上面來說,有善業、惡業、無記業三種。從時間方面來說,有造作行為前的動機我們稱做“思業”,以及由思業而發動的身、語等行為叫做“思己業”。

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修行、也試著培養一切善心,但有時這些善心、善行卻會變成好像成為了討好別人的方式,為什麼要有善心?因為討好別人時,別人會高興,因此也對我好。或有時做了一點好事但別人不感到讚嘆時,又感到傷心,結果自己的善心、善行的修持,成為一種炫耀,或變成討好他人的方式。我覺得這樣是不對的。

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Lucio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